崇禎皇帝并不怎么口渴,朱慈烺其實也不過是找個借口而已。只是讓崇禎親眼看看,看看百姓生活到底是怎樣的一副光景。</br> 這是一處用泥巴和茅草搭就的房屋,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能用泥巴搭建房屋,且不會倒塌。</br> 用石塊代替磚頭,再用泥巴一層層的堆砌。因為泥巴風干之后會裂開,于是百姓們別出心裁的泥巴中加入了稻糠谷殼之類的東西,這樣就會使得泥巴不會開裂。</br> 然后一層層的堆砌著,等到幾層干了之后,再一層層如砌磚一樣。最后是上房梁,房梁都是榫卯結構,不用一根鐵釘。</br> 能用的起瓦片的都是大戶人家,普通百姓只能用茅草。這些茅草屋要時不常的返修,以防止下雨天漏雨。而且茅草屋干燥,還要注意防火。</br> 所有的東西都是就地取材,無論再怎么困難的環境,百姓們都能夠頑強的活下來。而且世世代代,生息繁衍。</br> 屋子里很昏暗,源自于木制的窗戶,上面封存的是油紙。這是專門用來糊窗戶的白紙,加上窗子本來就小,屋子里自然光線昏暗。</br> 茅草屋很小,小到只有一個土制的灶臺還有一個土炕。土炕的旁邊,是一張烏黑的木桌。</br> 你分不清桌子的顏色是木漆還是油膩,灶火旁是一堆干草。家里唯一不是就地取材的東西,大概只有鍋碗瓢盆了。</br> 甚至于,在角落里還有一個手紡車。這東西可以為百姓們自己紡織衣物,或者,將紡織好的衣物拿出去賣錢。</br> 雞窩里唯一的一只母雞,是用來產蛋的源泉。桌子旁,還有個八九歲的孩子。</br> 小孩子衣衫襤褸,赤著腳。烏黑的腳丫子踩在冰涼的地上,地面也是用泥巴壓實的,倒是干凈光滑。</br> 土炕的旁邊,還有一雙破爛的草鞋。用來綁腳踝的草繩已經斷絕,這也是為什么這個孩子喜歡赤腳的原因。</br> 孩子瘦骨嶙峋,一條條肋骨清晰可見。孩子的手里同樣的抱著一個碗,他吃完之后在舔著碗底。看到崇禎等人進來,怯生生的躲在了那個老人身后。</br> 這些窮鄉僻壤的鄉下小地方,這樣的孩子是沒有見過多少世面的。所以,當他們看到陌生人的時候,就會本能的感到害羞和恐懼。</br> 老人用水瓢,從家里水缸里舀出半瓢水。他不敢給崇禎,卻遞給了朱慈烺。</br> 大概,像是崇禎這樣的人,僅僅是身上散發出來的氣勢,就足以讓這位老人喘不過氣。即便是沒有人懷疑他是皇帝,可也看得出,崇禎是某個世家大族中,頤指氣使的人物。</br> 反觀,倒是一旁的朱慈烺比較接地氣。他對待比自己貧窮的下人,似乎都是一視同仁。而且,朱慈烺非常的有禮貌。</br> 朱慈烺更顯得親近一些,老人就把水瓢遞給了朱慈烺,還憨憨的笑了笑:“公子莫要嫌棄。”</br> 朱慈烺并不嫌棄,崇禎卻有些厭惡。這個葫蘆做成的水瓢,上面還有用棉線縫補的痕跡。縫補之處,還有發霉的跡象。</br> 雖然缸里的水看起來干凈清澈,崇禎皇帝卻絲毫沒有想喝的意思。可你來人家就是討水喝的,這個時候人家把水端過來,你不喝太也過意不去。</br> 朱慈烺把水瓢遞過去:“爹,您喝水。”</br> 朱慈烺像是一個孝順的孩子,他自己不喝先把水給老爹。崇禎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接過了水瓢。不過,他僅僅是喝了一口。</br> 崇禎皇帝將水瓢放在嘴邊,或者說只是做了個飲水的動作。因為,朱慈烺并沒有看到他的喉頭蠕動。</br> 沒辦法,九五至尊的皇帝,若是有潔癖的話,多少還是能令人理解的。</br> 老人似乎也看出不對勁,看向崇禎的眼神也有些異樣起來。雖然你們都是人上人,可崇禎此舉,無疑是一種羞辱。</br> 朱慈烺將水瓢奪過來,咕嘟咕嘟的喝了好幾口。然后,用袖子一抹嘴巴:“好甜的水。”</br> 老人立刻就高興了:“這可是我去山上挑下來的山泉水,甘甜甘甜的。”</br> 崇禎皇帝沒有喝水,卻對鍋里的飯菜感起了興趣。鍋里黑乎乎的,還有半鍋老人吃剩下的飯菜。</br> 老人似乎有些慚愧:“唉,孩他娘走得早。我這一個人又得下地干活又得照顧娃兒,不免有些照顧不周。只好做上一鍋飯,爺倆一吃好幾頓。倒是叫幾位老爺見笑了。”</br> “拿碗過來。”崇禎突然說道。</br> 朱慈烺一怔,老爹是想吃飯么。一旁的駱養性翻箱倒柜,立刻從櫥子上摸出一個粗碗來。</br> 確切的說,是從木架子上。然后,駱養性用水瓢將碗仔細洗刷干凈。這才走到鍋邊,用木鏟鏟了一碗米飯,送到了崇禎跟前。</br> 旁邊的王承恩早已識趣的將一雙筷子遞了過來,崇禎皇帝接過筷子,猶豫了幾秒。</br> 然后,崇禎皇帝坐在了桌子旁,吃起了這碗米飯。</br> 桌子上還有一碗黃豆醬,崇禎皇帝吃著糙米飯,品嘗著黃豆醬。紅薯秧子雜糧飯絕對算不上好吃,甚至于有些拉嗓子。</br> 崇禎吃的狼吞虎咽,看的眾人目瞪口呆。一旁的那個老人更是驚訝,這、這是他的家,他家的飯菜。</br> 而崇禎喧賓奪主,似乎是將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家。他狼吞虎咽的吃著糙米飯,這碗米飯比他們在客棧吃的那碗,還要難吃的多。</br> 我崇禎皇帝就算是餓死,從這跳下去。就算是死在外面,也不會吃你們一點東西。</br> 朱慈烺突然想起,崇禎皇帝在客棧并沒有吃多少東西。所以,他餓了。</br> 從崇禎皇帝的狼吞虎咽就可以看得出來,客棧的米飯雖然粗糙,至少沒有難以下咽的野菜和粗糙的紅薯秧子。</br> 實際上所有人都誤會了,崇禎皇帝并沒有多饑餓。他之所以狼吞虎咽,是真真切切的被震撼到了。</br> 他不相信,不敢相信百姓們過得是這樣的日子。他要吃,要親口嘗嘗。嘗嘗這些百姓們吃的東西,到底是什么味道。</br> 沒有味道,甚至于用難吃來形容。這碗紅薯秧子雜糧飯,除了提供一點熱量之外,不會帶來任何美味的享受。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