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暫時解決麴義的威脅之后,高歡帶著大軍從容南下,很快就回到了大本營——涿郡境內。
彼時,高歡手里只剩下了涿郡、上谷、廣陽、漁陽、右北平、遼西、中山、常山八個郡國,可謂是慘不忍睹。
其中,中山、常山還在遭到青州軍的攻打,好在暫時問題不大。
這是因為中山、常山靠近高歡的大本營——涿郡,所以在這兩個郡國,高歡分別留下了大將——斛律金、段榮駐守。
斛律金(488年―567年),字阿六敦,朔州人,敕勒族,南北朝時期北魏、東魏、北齊三朝將領。
高祖父倍侯利是敕勒部落首領,祖父幡地斤、父親大那瑰都于北魏官居高位,屢立戰功。
斛律金性格耿直,善于騎射,長于用兵,曾被北魏任命為“第二領民酋長”。
元象元年(537年),西魏與東魏戰于洛陽邙山,東魏不敵,斛律金危急之刻救高歡出重圍。
武定四年(546年)九月,高歡率軍為攻西魏的玉壁五十余日,士卒戰死病死者七萬人,被迫退軍。
斛律金在玉壁之戰大敗后,為安慰高歡用鮮卑語唱出《敕勒歌》,軍心始穩。
隔年,在高歡臨死時,其叮囑高澄一定要信任斛律金。
北齊建立后,柔然進攻北齊,斛律金親自領兵抵御,取得勝利。
另外,因為斛律金在秋天回到洛陽朝見皇帝,直到春天再回到駐守的部落,所以人稱“雁臣”。
天統三年(567年),斛律金去世,享年八十歲,其子斛律光亦是北齊名將。
………
段榮(478年~538年),字子茂,武威郡姑臧縣人。
北魏到東魏時期大臣,安北司馬段連之子,平原王段韶之父。
段榮少好歷術,專意星象,博學多才。
早年投奔爾朱榮,成為大將高歡的連襟。后隨高歡信都起兵。
他個性溫和,施政仁恕,深得愛戴。
東魏元象元年(538年)不久,病逝于家中,享年六十一歲。
………
此二人皆是高歡麾下八大金剛、十三太保中的一員,本不出眾,泯滅于蕓蕓眾生。
然而在河北大戰后期,由于二人的兒子皆立下功勞,因此二人也得到了高歡的看重。
于是,二人分別擔任中山、常山的太守,斛律金鎮守常山,段榮鎮守中山。
現在,段榮鎮守的中山正被郭圖、茍晞攻打,斛律金鎮守的常山正被張方、李矩攻打。
七月中旬,高歡大軍抵達涿郡、中山、常山三郡邊境,此時的高歡卻糾結于是否要進行分兵。
眼下二郡都在遭受青州軍的猛攻,搖搖欲墜,因此不得不救。
然而高歡大軍雖眾,但天氣炎熱,本身也十分疲憊。
不僅如此,高歡麾下雖然人才濟濟,但除他本人外并沒有人能夠擔任另一路大軍的主帥。
畢竟高歡麾下八大金剛、十三太保,論及戰功、能力、資歷都差不多,貿然委派一路主帥的話并不能服眾。
因此,高歡很是糾結,不知該如何是好。
鑒于這種人事安排,田豐、沮授兩大智囊也是無言以對,畢竟抬舉誰都勢必會得罪其他人!
畢竟現在的高歡大軍尚有七八萬之眾,且不同于彭樂那邊的一路偏師,分兵后其主將必定將位居眾將之首。
所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對于這種差事,肯定誰都想要爭上一爭的。
因此,高歡不知該如何是好,但現在的情況也必須要分兵才行。
就在高歡陷入麻煩之際,高昂挺身而出,當即就為高歡解了圍。
高昂認為,只要高歡帶著大軍一到,其中一路青州軍必退。
至于另一路當然也是如此,只是現在的高歡苦于不知該委任誰為另一路大軍的統帥,因此十分糾結。
不過高昂有辦法,他毛遂自薦,表示只需要一千輕騎兵足以!
畢竟兩路青州軍雖眾,但眼下天氣炎熱,青州軍必定不能長久堅持。
雖然他們人多勢眾,但畢竟遠道而來,糧草運輸不便。
高昂只需要一千精騎,偷襲他們的糧道,青州軍在糧盡之后必然退兵!
高昂說得信誓旦旦,有板有眼,高歡不禁大喜。
就連田豐、沮授在聽后,也覺得高昂說得有理,于是請求高歡答應此事。
眾將聞言,個個羨慕,對高昂十分眼紅。
雖然高昂求得只是一千輕騎兵的兵權,但只要高昂獲勝,那么日后他必將位居眾將之首!
因此,眾將也紛紛請戰,希望高歡能夠另派他人出動。
然而主意是高昂提的,田豐、沮授也是力薦高昂,于是高歡當即批準讓高昂率軍出動!
這一下子,眾將只能用羨慕的眼光,看著高昂率軍離開。
高昂走后,高歡當即率領大軍繼續南下,直撲中山治所盧奴。
至于高昂,他的目標乃是救援常山治所元氏,并伺機偷襲張方、李矩的糧道。
七月末,高歡大軍順利抵達盧奴,青州軍果然聞風撤退。
之后,這一路青州軍在郭圖、茍晞的統帥下,一路退守至河間治所樂成。
面對高歡大軍的兵鋒,這一路青州軍只能避其鋒芒,并向后方的袁譚求援。
另一邊,高昂帶著一千輕騎兵,頂著酷暑一路尋找著青州軍的糧道。
由于其麾下人數極少,且故意隱蔽行蹤,因此并沒有被張方、李矩給探查到。
何況元氏城在斛律金的防守下,青州軍并不能占據上風,因此常山暫時無恙。
高昂率軍飛快地趕路,很快就到達了常山的南部,也就是是青州軍的身后。
果不其然,這邊正是青州軍的糧道,只不過卻有后軍馬隆所派的五千大軍相護。
面對青州軍的運糧隊,雖然五千軍隊加民夫人數眾多,但高昂一點不帶慫的。
于是,高昂當即率軍進攻,雙方隨即展開激戰。
戰斗中,一方兵多,一方人少。
雖然高昂只有一千輕騎兵,但個個都是精銳,且高昂本人勇猛。
反觀青州軍的運糧隊,雖然人數眾多,但畢竟民夫毫無戰斗力可言。
而那五千大軍雖然是一支完整的編制,但畢竟不是由馬隆親自領兵,因此根本不是高昂的對手。
戰斗僅僅持續了一個時辰,高昂率軍大破青州軍的運糧隊,并順利奪取了數萬石糧草。
高昂沒有猶豫,下令一把火焚燒,隨后帶著數百殘兵離去。
此時,張方、李矩尚不知道己方的運糧隊已經遭遇偷襲,他們依舊在率軍圍攻元氏城。
然而很快,他們就陷入了斷糧的窘境,這讓兩萬青州軍一時間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