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昂(501年~538年),字敖曹,渤海蓨縣人。
南北朝時期東魏名將,東冀州刺史高翼第三子,司空高乾之弟。
馬槊絕世,勇猛無敵,時人將之比于西楚霸王項羽。
隨兄高乾起兵,響應葛榮起義,后來投降朝廷。
北魏孝莊帝元子攸遇害后,高昂聯合高歡起兵于信都,公開反對爾朱氏,曾以十余騎大破爾朱羽生的五千人。
永熙二年(533年),高乾兵敗被殺后,高昂投奔大將軍高歡,征戰四方。
元象元年(538年),高昂由于輕敵大意,為西魏丞相宇文泰所敗,全軍覆沒,遇害于河陽,時年三十七歲。
………
高歡麾下雖有八大金剛、十三太保,但高昂實乃第一猛將,只有小輩里的段韶、斛律光能夠與之比肩。
高昂自領兵南下以后,先是擊破青州軍的運糧隊,再是北上元氏。
此時,張方、李矩這一路青州軍已經陷入斷糧的窘境,主將張方正考慮是否撤兵。
然而是否退兵并非由張方說了算,而是得由袁譚、郭圖說了算,因此張方往中山、渤海、巨鹿都派去了信使。
彼時,張方并不知道郭圖、茍晞這一路已經撤退,如今并不在中山境內。
因此,張方派往中山境內的信使注定無功而返,且得不到郭圖的回應。
反倒是袁譚本人確實還在渤海治所南皮,為郭圖、茍晞這一路運輸糧草,并且以為后援。
至于巨鹿境內,如今正是后軍馬隆所在,馬隆正率領五千軍士駐扎在巨鹿境內以構糧道。
由于張方往三個方向派去了信使,很快,高昂在發現后便派騎兵尾隨而去。
此時,高昂還不知道張方信使要去往何處,更不知道那兩個方向正是袁譚、馬隆所在。
之前,運糧隊雖然敗退,但由于裝備精良,因此損失并不大。
他們在逃回巨鹿,在向馬隆進行匯報之后,馬隆很快就有所行動了。
彼時,馬隆坐鎮巨鹿,對各方的情報知之甚詳。
馬隆認為,如今常山境內出現了一支高歡軍精騎,那么高歡的主力必然是去了中山。
如此一來,兩路青州軍都將受阻,甚至都將會有傾覆之危。
此時的馬隆手里尚有七八千精銳,面對區區數百上千的高歡軍騎兵,那簡直是碾壓!
因此,就當張方派往巨鹿的信使被高昂截獲之際,馬隆已經率軍向常山境內移動。
此時的馬隆手里不僅有七八千精銳,還有數萬民夫,為其運輸糧草。
與此同時,張方、李矩大軍已經斷糧,正在常山境內四處劫掠。
包圍已解,常山太守斛律金不禁大喜,但很快就開心不起來了。
由于常山乃是斛律金治下,常山的子民就是斛律金的子民,因此青州軍的劫掠就等于是在太歲頭上動土!
于是乎,斛律金留下一千軍士留守,親自帶著兩千人出戰。
張方、李矩壓根沒想到斛律金敢主動出城,因此猝不及防,其中李矩的一萬人被斛律金各個擊破。
這一下子,這一路青州軍本就斷糧而軍心渙散,及至大敗后當即全面潰敗。
張方在收到消息后不由得大驚失色,眼下其一軍在常山,簡直是孤掌難鳴。
由于斷糧,雖然可以靠劫掠四處就食,但并不能長久堅持。
此時,對于張方來說,估計就只剩下撤退這一條出路了。
然而張方并不死心,為了這一次出兵冀州,他們青州可以謀劃了三年之久!
為了應對這一次大戰,青州上下勞民傷財,不僅出動了五萬大軍、二十萬民夫,甚至動用了積攢三年之久的糧草!
張方深知此次大戰不易,因此,張方并不甘心就此退兵!
彼時,由于幾路信使皆被高昂率軍截獲,這使得張方與各處青州軍失聯。
當此危難之際,張方想要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
張方認為,如今常山境內的高歡軍并不多,那么高歡的主力要么還在代郡平叛,要么就是去往了中山。
總之,高歡軍必定不會在涿郡固守,因此涿郡必定空虛!
于是,張方下定決心,準備率軍直撲涿縣!
他要賭一把,倘若他能成功,那么他就將徹底改變戰局。
眼下兩路青州軍,一路被高歡主力包圍在河間,一路被接連擊破于常山。
對于張方來說,偷襲涿縣便是唯一一次改變整個戰局的機會,因此他不得不賭。
七月底,張方集結麾下軍隊,然后往涿郡而去。
另一邊,斛律金帶著兩千軍士大破李矩一萬人,就此得勝返回元氏城。
高昂也在截獲張方的信使之后,根據從信使那里得到的情報,向著巨鹿行進。
此時,高昂在往巨鹿而去,馬隆也正帶著大軍在往常山而來。
雙方幾乎走的是同一條路,因此,雙方早晚必將相遇。
至于河間境內,郭圖、茍晞率軍退守樂成,如今正被高歡大軍團團包圍。
然而高歡此人也雞賊的很,他在田豐、沮授的建議下,對樂成只是圍而不攻。
如此一來,守軍有兩萬,高歡這邊卻有七萬余眾。
高歡大軍之所以如此,那是田豐、沮授篤定,青州軍的糧草必然不能堅持!
之前,青州軍在前線作戰,其必然要依靠后方的糧草運輸。
現在高歡大軍只要包圍樂成,那么青州的糧草過不來,城內的守軍也早晚會斷糧。
屆時,高歡大軍便可不廢一兵一卒,從而取得勝利。
再者,高歡乃是袁紹的外甥,袁譚乃是袁紹的長子。
二人乃是表兄弟,雙方大軍一脈同源,高歡也是存了日后收編青州軍的心思。
因此,除了將樂成團團包圍之外,高歡還每日派人在城下喊話勸降。
然而,郭圖對此無動于衷,茍晞卻起了投降的心思。
畢竟此次北上作戰,乃是袁譚、郭圖一意孤行,其他文武并不支持。
畢竟在冀州境內,高歡沒有派多少軍隊駐防,高歡主力也在代縣平叛。
青州軍此次北上,實乃趁人不備,讓人不齒。
結果好了,袁譚的如意算盤不僅沒有成,如今這一路大軍還被高歡主力反過來包圍。
這叫什么?這就叫偷雞不成蝕把米,真弄巧成拙!
因此,茍晞很不爽,在他看來反正高歡、袁譚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