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鮮花采購需考慮的因素
花店的經營項目以鮮花及花藝作品為主,以禮品和人造花等其他商品為輔。鮮花的生產、銷售和保鮮受外界因素的影響相當大,因此花店經營者在采購鮮花時要考慮以下因素。
1.季節的變化
季節的變化是影響花店經營的重要因素之一。
就北方地區而言,冬季鮮花生產困難較大,需要做加溫和保溫處理,投入比較高,有時不得不從南方輾轉進貨,所以鮮花的批發價較高。雖然一般這時鮮花消費量比較大,銷售利潤也很可觀,但是需要較多的流動資金支持。而夏季鮮花生產容易一些,投入也小一些,生產成本就降下來了,花價也相對比較低,不過因為氣溫高,增加了保鮮的難度,鮮花報損率較高,經營成本不見得能夠同時降下來。那么,怎樣把握進貨尺度呢?
在季節轉換時,可以遵循這樣的進貨原則:由夏季向秋季過渡,一直到初冬這段時間,花價應該呈上漲的趨勢,因此每次進貨可以考慮比正常量增加5%~10%;而由冬季向春季過渡,一直到初夏這段時間,花價應呈下降的趨勢,可以采取適當增加進貨次數、每次減少進貨量的方式來降低進貨成本。
2.節日的影響
鮮切花行業的銷售高峰期總是集中在全年中的各個節日前后。對花店零售額有明顯影響的節日一年有15~20個,這其中既有我國的傳統節日如春節、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等,也有進口的“洋節”,如情人節、母親節、圣誕節等,還有其他一些法定節日,如國際勞動節、國慶節等。甚至一些民俗中的特殊日子,如“鬼節”“送灶”等,對花店的銷售情況也有不小的影響。
一般而言,不同的節日雖然都會使花店的銷售額有所上升,但其影響的程度是不一樣的。
比如,春節、情人節、中秋節和圣誕節等,可能給花店帶來比平日高數倍甚至數十倍的營業額;而母親節、父親節等,只是使花店的生意比平時略好一些而已。
另外,有些節日可使花店內經銷的許多種商品(各種鮮切花、禮品和絹花、干花)的銷售都有所增加,而有些節日卻只影響其中的某幾種商品。
比如在情人節期間,鮮切花銷售量最大的一般是玫瑰;而母親節時,銷售量最大的將會是康乃馨。
因此,作為一個花店經營者,了解各個節日對花店經營的影響是非常必要的。作為經營者,應當根據自己店內平日的銷售情況,預期不同節日里的銷售前景,估算對鮮切花的需求量,以合理地安持進貨。同時也要考慮好以下幾個因素。
(1)安排進貨時,不能單純考慮進花量的增多,還要考慮因為鮮切花需求量的增大,其批發價也會有所浮動。是否考慮將進花日期提前,盡可能減少因漲價而增加的成本。
(2)增加了進花量之后,是否有儲存這些鮮切花的能力?是否有把握使鮮切花不會因保鮮措施跟不上而報損?
(3)節假日期間,還應當考慮店內是否需要增加人手。以免到時面對一大堆鮮花和高流量的顧客,卻因缺少幫手而無力將商品銷售出去。
3.本地的重大活動
季節和節日對花店經營狀況的影響是很大的,而對地處某一特定位置的花店而言,區域性的重大活動也會對經營狀況產生一定的影響。
所謂區域性的重大活動,是指在花店所在的地區內,政府或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和機構組織的慶典、會議、展覽、促銷以及民俗慶祝活動等,比如開業、展銷會、藝術節、廟會等。
這些活動的組織者或參與者一般都會尋找一兩家禮儀公司負責現場布置和活動的整體策劃等工作,其中經常有花卉裝飾的內容。有的組織者和參與者也可能直接委托花店來完成這部分工作。
重大活動的花卉裝飾主要包括慶典花籃、迎賓插花、貴賓胸花、會場花卉裝飾布置等。
對中、小型花店來說,承接這種活動的花卉裝飾布置,是增加銷售量和獲取較大利潤的好時機。作為一個花店經營者,應當對這類活動特別注意,隨時搜集有關信息,盡量不放過這樣的機會。不過這一類活動對花店的實力和花藝制作水平也有較高的要求。
大型活動一般花卉用量大,花藝制作的工作量也比較大,而留給承接工作者的準備時間往往很短,且通常需要到現場加班加點地突擊工作。
因此,作為花店經營者,若想承接這樣的業務,也需具備如圖2-4所示的條件。
圖2-4 承接大型活動花藝制作需具備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