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西山隱者不遇 丘為
絕頂一茅茨[1],直上三十里。扣關無僮仆[2],窺室惟案幾。
若非巾柴車[3],應是釣秋水。差池不相見[4],黽勉空仰止[5]。
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里。及茲契幽絕[6],自足蕩心耳。
雖無賓主意,頗得清凈理。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7]。
【注釋】
[1]茅茨(cí):茅屋。[2]扣關:扣門。[3]巾柴車:意謂乘車出游。柴車:簡陋的車子。[4]差(cī)池:交錯。[5]黽勉句:意謂殷勤而來卻不能相見,所以空懷景仰之思。黽勉:殷勤之意。[6]及茲:到此。[7]之子:這個人,指隱者。
【賞析】
詩人興致勃勃地到山中去探訪隱者,然而到了隱者的居處,卻是敲門無人應,往里看,只有桌子和椅子;這時又下起了小雨,心胸寬闊而又富于情趣的詩人轉而欣賞此地清幽靜穆的景致,體會隱者優雅的生活。在雨中,喜看清新草色,晚窗里,靜聽松聲陣陣。大自然的聲色讓詩人體悟到清靜的理趣,在這里,他的心靈也得到了洗滌。朋友沒有會到,但他卻是興足意滿地下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