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賊這時已將人群團團圍住,賊方一人走出,扯掉蒙面黑巾,長得甚是兇惡,嚷嚷道:“各位好說了,弟兄們在此保境安民,無奈囊中空空,特向各位借些盤纏,他日必有厚報。”看樣子此人便是賊首。
趙元朗心想此人無恥至極,打家劫舍就打家劫舍,還硬要說什么保境安民。心下鄙夷,不禁露出不屑眼神。
那賊首瞟了他一眼,也不發作,接著道:“我知道你們中有人不信,可前些日子流月城一夜間被毀,你們都知道了吧!此處要不是我坐鎮,恐怕你們也要跟那流月城主一樣,身首異處!”
他身后有一人健碩如牛,喝止到:“老馬不要亂說話!”
趙元朗暗自心驚,流月城被毀一事,在這附近已是傳得沸沸揚揚,但是商震敗亡之事很少有人知道,就連他們兄弟四人,此時也不知老城主是生是死。最后見過老城主的乃是魔門四使及魔宗司徒野,若非此賊首與魔門有關,否則他絕不會口出此言。
趙元朗這時才注意起那賊首來,除了長相兇惡外,長臉似馬,其他并無特異之處,倒是圍在一周的嘍啰們,個個虎口長滿老繭,人人腰板挺直,不僅號令嚴明,而且威風凜凜。趙元朗聽著他們進退暗語,就算是盲了也瞧得出,這哪里是剪徑毛賊?分明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
那賊首見趙元朗神色凝重,心中暗暗得意,準備再嚇唬趙元朗一番。于是他大聲喝道:“此番弟兄們只為求財,只要你們乖乖交出財物,我馬玉成以我‘馬面閻王’之名,定保你們平安無事!如若不然,明年的今天就是你們祭日!”
身后那健碩如牛的人此時也扯下面巾,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不錯,我們兄弟就是牛頭馬面!”
人群中一人甚是膽小,抖著身體站起來,口齒不清的道:“馬……馬大爺,我上有……有三歲老母,下有……有八十歲小兒,這……這些銀兩孝……孝敬……”此人哆哆嗦嗦的翻出錢袋,正要遞過去,‘馬面閻王’嫌他慢吞吞的,徑自前去,劈手奪來錢袋,掂了掂,似乎對自己的恐嚇效果很滿意,對手下道:“這位兄弟識趣的緊,放他去吧!”嘍啰們遂帶著這人往密林走去,良久聽得”啊“的一聲慘叫,然后寂然無聲。
待那嘍啰回來時,長刀上鮮血尚未干透,還在一滴滴的滑下刀身,落在地上。
‘馬面閻王’此時露出本性,雙目兇光四射,喊道:“看見了我兄弟倆的廬山真面目,還想活著離開這里?難道你們以為‘馬面閻王’‘牛頭判官’都是吃素的不成”而后又得意洋洋的哈哈大笑,絲毫不把這群人放在眼里,好似趙元朗等人早已是刀俎上的魚肉,隨時任人宰割。
趙元朗心想這賊斯甚是可惡,完全不講江湖規矩,攔路劫財也就罷了,還要害人性命。
眾人見有人交出錢財依然難逃性命,一片嘩然,又開始騷亂起來。
這時,就連剛才尚有幾分鎮定的人也開始略有驚慌,而后迅速安靜下來。一人走出人群,拱手抱拳道:“牛大當家,馬二當家,在下乃振威鏢局劍南道總鏢頭呂范,身后的這幾位是丐幫‘開碑手’孟戰;‘恨天無把’譚開暢,‘恨地無環’陸飛英兩兄弟;長劍門玄武令主朱陽。”
五代十國是大亂之世,各國各勢力間互相攻伐,百姓流離失所,淪為乞丐者不可勝數,其中不少人加入丐幫,這時候的丐幫興旺,一時無兩。開碑手孟戰乃是丐幫后起之秀,年紀與趙元朗相仿,在江湖上素有俠名。最開始喊住人群不要走的人就是他。
恨天無把恨地無環兄弟游俠各地,成名已久。
長劍門起始是晚唐軍閥楊行密的近衛親軍“黑云都”,史有記載黑云都:“黑云長劍,皂衣飄飄”,后來李昪(昪音biàn)得國,以唐為號,史稱南唐。李昪后來又整頓黑云都,將其一分為二,其中一部便是現在的長劍門。長劍門打擊流寇,剪除邪惡,在南方聲名卓著。玄武令主朱陽便是其中之一。
振威鏢局則是按照唐時將天下分為十五道,各道均有總鏢頭,楊振業則是全國總鏢頭。只是上次劍閣一役,魔門來得太快,振威鏢局各道尚未反應過來,楊氏父子已經遭擒。
呂范一邊介紹一邊向“牛頭馬面“引薦眾人。他又接著說道:“此番路過寶地,不知二位當家的在此地開山,來不及先行拜會,多有得罪了。”呂范老于江湖,說話得體又不失尊嚴。
馬面閻王馬玉成聽完他自報身份,嘿嘿哂道:“振威鏢局?連你們全國總鏢頭楊振業跟他兒子楊素都被擄了去,還跟我談什么振威鏢局?丐幫嘛!一群臭要飯的,成不了什么氣候。至于那譚開暢,陸飛英兩兄弟,二流貨色而已!”
他這一說,將那呂、孟、譚、陸四人都得罪了,狂妄之極。
馬面閻王又接著說道:“只有長劍門還算那么一回事兒。”他又露出兇惡本性,道:“你們一個都……!好小子,動手!”
趙元朗早就看出此地殺機重重,心道擒賊先擒王,不等他說完,箭步縱身上前,只撲馬面閻王。
其余五人紛紛掣出兵器,各自廝殺。
趙元朗等六人突然發難,人群一下子就炸開了鍋,四散奔逃。嘍啰們哪里肯放過他們?一刀一個都砍翻在地,片刻間只剩下這六人還在奮戰。
趙元朗縱至馬面閻王前方,正要一掌擊他面門,攻他個措手不及。牛頭判官牛勇從馬面閻王身后搶出,硬接下了趙元朗一掌。
牛頭判官牛勇不動如山,而趙元朗則被逼退好遠。看來這牛頭判官確是有兩下子。這時其余五人各自砍翻對手,聚到趙元朗處,靠背而立。
玄武令主朱陽嘆道:“可惜!”眾人知道他嘆趙元朗一擊未能成功。
開碑手孟戰卻道:“英雄好身手,不知怎么稱呼?”
趙元朗答道:“籍籍無名趙元朗,英雄談不上,這些人不僅有備而來,而且喪心病狂,各位大俠們若是各自為戰,我們遲早都得被他們各個擊破。”
眾人甚是同意,他們剛剛與敵手交鋒,均發現對方就連小嘍啰手底下都硬朗得驚人,單打獨斗倒是不成問題,可對方此次出動竟有兩三百人之多,若是他們蜂擁而上,就算不被殺死,也得被累死。
趙元朗見對面收拾了人群,陣勢漸漸恢復,知道若是等對面站穩陣腳,再次來攻的話,自己小命兒就得交待在這荒山野嶺了。于是大聲喊道:“跟我來,我們沖出去!”率先往牛頭馬面沖去。
眾人一時不解,趙元郎為何選擇對方最強之處突圍。之前他一擊不中,可見牛頭馬面武功并非泛泛之輩,此刻敵人已經有了戒備,若再去強攻,那里能討得了好去?心中雖如此想法,腳下卻跟著趙元朗同時出擊,不敢有絲毫懈怠。。
恨地無環陸飛英使得一對子母飛環,人未到,子環已呼嘯脫手,圈向馬面閻王。他惱怒馬面閻王辱及他兄弟名聲,出手毫不留情。
六人一環,只撲牛頭馬面。
那牛頭馬面就是如何托大,此刻也慌了神兒,暗罵趙元朗狡詐,一邊大喝道:“攔住他們!攔住他們!”
嘍啰們人人爭先,都搶著去攔截六人,或者保護牛頭馬面,包圍圈立時亂了。
眾人這才明悟趙元朗策略,擒賊先擒王,賊首定想不到趙元朗還有膽色故技重施,麻痹大意,趙元朗定是瞧出此節,方敢放膽進攻。至此,眾人才對趙元朗佩服之極,更是義無反顧的跟著他往前沖。
此時只有恨地無環陸飛英的子環擊到,牛頭判官大砍刀一揚,立時將子環擊飛了去。
趙元朗見機不可失,大喊道:“退!”又提氣反身往后沖去,將牛頭馬面丟在身后,不管不顧。
恨地無環陸飛英伸手一探,將子環抹回手里。正要前去拼命,恨天無把譚開暢拉扯他到:“兄弟走!”這樣一來,他二人便落在眾人身后,且戰且退。
趙元朗帶著開碑手孟戰、玄武令主朱陽、劍南道總鏢頭呂范三人披堅執銳,手下沒有一合之將。眾嘍啰們亂了陣腳,形勢更是大亂。幾人出手間立見高下,玄武令主朱陽一柄長劍使得出神入化,迎面之敵,碰之即倒,他一個人接下了大部分攻勢;呂范稍差,開碑手孟戰最次,趙元朗則居末。畢竟他與開碑手孟戰都屬于后輩,其余人早已江湖有名。